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开创了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新的成效,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亿万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更加自觉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殷殷嘱托,亲切话语,有力指引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蓬勃发展,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引导亿万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
“有人问我,获得这么多的荣誉,你还在爬电线杆吗?我回答:我会一直爬下去,一直站在一线,守护万家灯火。”不久前,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兴义供电局作业员龙福刚来到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点亮高职院校学子的匠心梦。
今年6月,贵州省启动“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活动,龙福刚等一批劳模工匠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家常话解读大道理,充分展示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成果,受到广泛欢迎。
这是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创新打造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品牌,组织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性,对工会履行政治责任、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
各地通过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劳模工匠宣讲团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引导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基层、扎根职工。
在2023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发布仪式现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观众为之动容:
“成绩属于过去,我们要继续顽强拼搏、创新超越。”陈闽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我国运载火箭研究和工程实践,创新运载火箭应用发射阶段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体系;
“盯准一个活儿,然后把它干到最好。”管益辉,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带领团队建成国际领先的轴箱体柔性生产线,攻克了分体式轴箱体加工难题,实现动车轴箱体全面国产化;
“像雷锋一样忠诚组织、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干好工作,已经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雷锋号”机车组34年来创造了沙漠铁路运输生产中机车保养第一、运行正点率第一、平稳操纵第一的佳绩……
5年来,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多批全国“最美职工”,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职工做崇德向善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
——进一步突出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鲜明导向,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我是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那时我才21岁。我为什么当劳动模范?我的梦想就是建设北大仓,现在这个梦想基本实现了。”
说这话的是时年84岁的梁军,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她就是第三套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听了梁军老人的发言,总书记说:“你的事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你是很了不起。”
一句“很了不起”,不仅是对全国劳动模范、广大劳动者的真诚礼赞,更是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和褒扬。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5年来,全国总工会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926个、五一劳动奖章4026名、工人先锋号4119个,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激发职工群众奋发有为建功新时代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
“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语重心长、掷地有声的话语,温暖了产业工人的心。
“我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产业工人技能报国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宽广!”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当面向总书记作了汇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2017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一项重大改革。《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涉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国总工会牵头抓总,聚焦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改革,产业工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
——劳动和技能竞赛提档升级,产业工人以赛促学、比学赶超,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抄平、放线、立皮数杆、摆砖撂底、盘角、挂线、砌砖勾缝……2018年,在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砌筑工许纪平荣获砌筑工冠军。领奖时刻,只有他最懂得成功背后的艰辛: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拎着瓦刀、拿着砖头一遍一遍练习,光抹灰一项就练习了数百遍……
此后几年,许纪平相继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职工”等荣誉。但许纪平没有沾沾自喜,他清醒地认识到“还要花功夫把砌筑技能做好做精,变成新时代的知识型、智慧型工人”。
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农民工达到2.9亿人,是产业工人的主体。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许纪平的职业生涯因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现了新的飞跃,被中建七局破格吸收为自有员工,领衔成立了许纪平创新工作室和数字小镇项目创新工作室联盟,先后实现技术革新10余项,已获得受理发明专利5项、受理实用新型专利27项。
2020年,中建七局作为河南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进一步细化了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许纪平如今已经成为中建七局工匠学院院长,承担起5个工种、9000余名建筑工人的教育培训任务。
在全国,更多工匠学院如雨后春笋。全国各级工会已建设工匠学院360家,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全国参加基层以上工会组织技能比赛的职工累计1.09亿人次,基层以上工会组织技术培训班26.1万次,参加培训职工1844.2万人次,一批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创造的支持力度,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不断提升。
“汽车顶盖用机器抓取,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机器轰鸣的车间里,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焊接工艺技术员牛黎平扯着嗓门,跟生产线上的工人一边比划一边交流。
“吃人嚼过的馍没味儿。如果只是在过去的技术水平上打转转,我们的产品就无法进步。”牛黎平怀揣着“让中国的重卡汽车制造真正强起来”的梦想,全身心扎进了提高制造工艺的车间一线。
近年来,牛黎平及其团队研发了20余项自动化装备,其中有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让重卡汽车日益轻量化、智能化。他主导研发的全自动前围多阶钻孔工装设备,让汽车前围板的打孔时间从60秒缩短到10秒;研发的车门铰链焊接加强板挡住了浓烟和强光,消除了工人的健康安全隐患。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全国总工会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创造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引导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五年来,已建工会企事业单位所覆盖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3991万件,开展技术革新226.7万项。
——进一步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大国工匠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让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艾爱国终生难忘。
艾爱国最擅长的是焊紫铜,这是让很多焊工都望而却步的领域。紫铜在1000摄氏度时的导热系数比钢高10多倍,焊接一个地方要把整个铜件加热到七八百摄氏度,人很难接近。而艾爱国手中的焊枪,不仅能游刃有余地在紫铜锅炉里“修补缝纫”,还能在眼镜架上“引线绣花”、给大型装备“把脉问诊”……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凭借高超的技术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技术难关400多个。
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一把焊枪,诠释了艾爱国对焊接技术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见证了我国技能人才的成长与进步。
5年来,全国总工会举办两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大国工匠论坛,新命名100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选树技能带头人(“金牌工人”“首席技师”“首席员工”)188.3万人次,广大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不断提升。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程军是有研科技集团所属的有研稀土的一名操作工,从事稀土火法冶金工作20多年。多年的经验积累,让程军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肉眼可以辨别火法冶金时的温度变化,从而拿捏浇铸的最佳时机。
2020年,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出台3年后,程军成为有研稀土高纯稀土金属材料创新工作室的首位主任。他带领工作室的14名成员与黄小卫院士工作站建立“站室联盟”,聚焦“卡脖子”领域和技术,结合院士工作站的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工作室的精湛操作技术,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科研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各级工会推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和激励机制,搭建产业工人成长平台,推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职业发展制度,畅通技术工人成才通道,加大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2018年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中产业工人比例均超过40%。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
“‘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常常在基层一线、街道社区与一线职工、普通劳动者亲切交流、嘘寒问暖。
总书记的牵挂,职工群众的期待,就是工会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5年来,全国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满足职工群众需求,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努力为职工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贴心服务,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维权服务扎实有效。
住宿50元一张床、吃饭15元一顿餐、免费供应热水……窗明几净的新都桥雪域高原货车司机之家,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汽车服务园区A区,自投入运行以来深受司机们的好评,成为他们停靠的网红打卡点。这是四川省总工会优化关爱服务供给、织密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网的一个生动缩影。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我国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会组织面临的工作对象更加多元。2018年,全国总工会启动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试点工作,并以此为牵引,大力推进货车司机、快递员等八大群体入会,2018年至2020年,全国新发展八大群体会员874.3万人。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227万人。与此同时,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加强以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为重点的“小三级”工会建设,积极推行网上申请入会、集体登记入会等方式,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
围绕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劳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发布《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2023年至2025年,平均每年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300万人以上。
——困难职工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显著。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困难职工刘先生一家五口,妻子患尿毒症,3名子女正在求学阶段,家庭所有支出均由刘先生一人负担。新会区总工会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刘先生家3名子女发放助学金共1.1万元,缓解了刘先生一家的生活压力。
5年来,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帮扶资金185亿元,开展专项帮扶2449万人次,构建起困难职工帮扶的多重保障线。推进工会帮扶工作与社会救助体系衔接,加强与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构建起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常态化梯度帮扶长效机制。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筹集资金218.7亿元,慰问职工4250.6万人次。
——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在浙江省桐庐县总工会“共享法庭”服务站,职工滕女士签署调解书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就此顺利化解。
滕女士3年前入职某公司,但入职后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还拖欠工资。今年1月,滕女士走进县总工会“共享法庭”服务站,请求工会帮忙维权。
确认相关情况后,服务站工会调解员立即与当事双方面谈,并邀请县人社局有关人员和“共享法庭”结对法官联合调解。最终企业方同意和解,在规定期限内支付了滕女士双倍工资。
立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推动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联动协作机制,联合人社、法院、司法等部门构建“调裁诉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推进劳动领域多元解纷“一站式”平台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63家工会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工作,累计接受委派诉前调解纠纷57.8万件。各级工会强化法律监督,化解劳动争议,加强法治宣传,重点面向农民工、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织密劳动者权益法治保障网。
“党对工会寄予厚望,职工群众对工会充满期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工会必将团结动员全国亿万职工,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书写新时代劳动创造的壮丽华章!《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9日 04 版)